loading...
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注册中医师、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博士、香港大学中医学硕士、香港大学中医全科学士、电台节目莉英谈《深》节目主持人、专栏作家
雪儿一向独立自主,从不倚赖与妥协,近期突然性情大变,四处找伴,不愿归家,大家都感到她有点不对劲,终于由Ann打破迷团,问道:“雪儿何解近期夜夜也不愿回家?大家都有点累,想回家休息啦!”
雪儿低声道:“我近期试过三次被鬼压,所以有点害怕⋯⋯”
Ann大叫:“啊!怪不得你不愿归家,但避又不是好办法!”突然望向我问:“从中医角度能否解决这个问题?又如何看被鬼压呢?”
我答:“从中医角度看,‘被鬼压’(睡眠瘫痪,古称‘梦魇’)是神魂不安、脏腑失调所致,与邪祟无关。中医归为‘梦魇’范畴,核心病机为心神失养、痰浊瘀血闭阻清窍,需辨证调治。
中医对‘被鬼压’的解析
1.心神失守,魂魄不宁
-《灵枢·本神》曰:‘随神往来者谓之魂’,心主神,肝藏魂。
-诱因:长期熬夜、思虑过度,导致心血耗伤,神不守舍;或突受惊吓,导致肝魂浮动,出现幻觉。
2.痰瘀阻窍,阳气不达
-痰湿/瘀血阻滞经络,导致清阳不升,脑窍失养,出现‘身不能动、口不能言’的瘫痪感。
-高危人群:体胖痰盛者、久病血瘀者。
3.卫气运行失常
-《黄帝内经》指出:‘卫气昼行于阳,夜行于阴’,若卫气滞留阴分(内脏),则肢体失于温煦而动弹不得。 ”
雪儿急道:“原来有这么详细的解释,如何治疗?”
我答:“辨证分型与疗法如下:
心胆气虚型
易惊悸、多噩梦、遇事恐慌
安神定志丸+酸枣仁汤。
针刺和艾灸:心俞、胆俞穴;睡前按揉神门穴。
痰火扰心型
胸闷痰多、口苦、烦躁失眠
黄连温胆汤+礞石磙痰丸。
针灸:丰隆穴,祛痰;忌肥甘厚味。
瘀血阻络型
面色晦暗、头痛如刺、舌紫暗
血府逐瘀汤+通窍活血汤
针灸佐以刺络拔罐:(大椎、委中穴)。
肝郁血虚型
胁胀抑郁、头晕眼花、月经不调
逍遥散+朱砂安神丸
针灸:期门和太冲穴。睡前推肝经(太冲至期门)。
关键方解:
-酸枣仁汤(《金匮要略》):养肝血、宁心神,改善虚烦惊悸。
-礞石磙痰丸:清泻痰火,专治痰热上蒙所致幻听幻视。
注意:内服中药必须经注册中医诊断后,再按个体差异配伍。
Ann续问:“日常有什么需要注意的?”
我答:“急救与日常调护。
发作时快速缓解法
1.穴位刺激:
-用力掐按:人中穴(督脉,醒神开窍)
-揉按内关穴(心包经,宁心安神)
2.呼吸调控:
-集中意识做深长腹式呼吸(吸气4秒→屏气2秒→呼气6秒),打破呼吸麻痹状态。
预防调护措施
1.睡眠卫生:
-暂时避免仰卧(易舌根后坠阻塞气道),建议右侧卧或半俯卧,待状态稳定后,再恢复自然睡姿。
-子时(23:00-1:00)前入睡,因此时‘胆经当令’,助阳气生发。
2.饮食禁忌:
-忌食:睡前2小时禁食(尤其糯米、酒类易生痰湿之物)。
-宜食:小米、莲子、龙眼肉(养心脾);山楂、黑木耳(化瘀血)。
3.导引功法:
-睡前叩齿吞津法:闭目叩齿36次,吞咽唾液9次→引火归元,安神定志。
-晨练八段锦:重点练习‘摇头摆尾去心火’‘双手攀足固肾腰’。
关键注意事项
1.勿与‘撞邪’混淆:
-若伴现实感丧失、暴力倾向,需排查颞叶癫痫或精神分裂症。
2.体质改善周期:
-痰瘀体质需3-4个月调理,每月复查舌象(舌苔从厚腻转薄白为佳)。
3.特殊人群处理:
-孕妇:禁用活血化瘀药(如血府逐瘀汤),可选甘麦大枣汤缓急安神(建议服用前先咨询合资格的注册中医)。
《诸病源候论》警示:
‘梦魇者,魂魄外游,归则身动……’
古人所谓‘魂魄外游’,实为大脑睡眠觉醒机制失调。中医之智,在于调气血以安神魂,通经络以启阴阳,使神归其舍,则魇症自消。”
雪儿说:“原来问题在于自己身体,既然有方法解决,我就可以从此安心归家啦。”